网站通行证
名称
密码
浏览 | 注册
今天是:
您的位置:环球媒介网 > 新闻 > 正文内容

画家廖正华||谱写山水 风华正茂

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 2025-04-01 16:45

 

 

 

廖正华,笔耕堂主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广西美术家协会会员,桂林市美术家协会理事,临桂区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牛头画社外联部主任,桂林市临桂区政协委员,中国书画研究会会员。

作品获奖

2016作品《溪山幽居图》获“最美广西”中国画作品展优秀奖。

2018《侗寨春晖》获“水墨融情海丝梦”首届全国中国画作品展优秀奖(最高奖)——中国美协主办

2018《梦回侗寨》获第九届“民族百花奖”中国各民族美术作品展优秀奖——中国美协主办。

2018《松山隐逸图》入选“真品格物”全国青年工笔画作品展——中国美协主办

2018《丹霞人家》入选“金城流韵21世纪新丝绸之路”全国中国画作品展——中国美协主办

2018《高山人家》获“水墨延伸”中国画精品展金奖——山东省青州市主办‘

2019《侗寨晨辉》入选 “新时代·新意象”首届全国山水画双年展一一中国美术家协主办

2019《家在青山绿水间》入选“第二届泾上丹青”——全国中国画作品展”_____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

2021年作品《古镇境幽图》入选“万年蒲江”全国册页作品展……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

2021年作品《和谐家园》……特邀“南北水墨……中国画名家作品展”……(深圳市观澜美术馆)主办

2021年作品《侗寨晨晖》入选“”百年辉煌 “”擘画未来——桂林市主题美术作品展。

2021年作品《雲游图》入展……“醉美中国美术馆精品展“”……漓江画派北京艺术中心主办

2025年作品《盛世家园》入选“迁思妙想”中国画作品展……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

 

 

 

 

作品:《山影泉清图》尺寸:180x90cm

文/李海浪(艺术评论家 点滴艺术平台主编 大理大学滇西民族艺术研究院副院长)



廖正华:谱写山水 风华正茂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山川各有其妙而不争,艺术家则用眼观,用心捕捉,用所学、所思、所想来表现心中之丘壑,代为山河言,其“言”,各有取舍,各不相同,各有特点。画家廖正华则用笔墨用色彩去勾勒家乡山水,描绘丹霞地貌,抒写心中天地,为观者呈现了一幅幅厚重、丰富、包罗万象的画面。

 

 

作品:《空山晴滴翠》尺寸: 180x90cm

廖正华 ,笔耕堂主人,广西临桂区人,中国美协家协会会员,广西美术家协会会员,新水墨研究会理事、牛头画社外联部主任,中国书画研究会会员。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廖正华作为一个广西人,我们很容易将其作品与桂林山青、水秀、洞奇、石美的特点联系在一起,意外的是,他的山水作品重点不是桂林的山清水秀,偏有着北方大山、大水的博大包容和磅礴气势。当然,在北方的浑厚中,又不乏南方的灵气。自古以来,对于书画风格有“南人北相,北人南相”之说法,是言能兼容,能中和南北之长者方有掌控之功力,有突破周围之能力,无疑,廖正华是兼有这样的功力和能力的。

 

 

作品:《松峰图》尺寸:180x90cm

艺术来源于生活,廖正华的作品中,自然有一部分是描绘他熟悉的生长环境,广西的水秀山青,侗寨的风土人情,如《青山云游图》《山浓翠更出》,在这些青山绿水中,常常是山高林深,峰回路转见人家,呈现了广西一带,人与山水互相依靠共生共融的和谐关系。这部分作品,观者可行,可游,可赏,可居,有诗的韵味,有田园的情结,有生活的痕迹。

 

 

作品:《林谷清音》尺寸:180x90cm

而他用力最深的,却是描绘丹霞地貌,丹霞地貌指“厚层、产状平缓、节理发育、铁钙质混合胶结不匀的红色砂砾岩,在差异风化、重力崩塌、侵蚀、溶蚀等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城堡状、宝塔状、针状、柱状、棒状、方山状或峰林状的地形。”地质学家冯景兰曾描绘过丹霞地貌,“深厚坚固相间互之块状砂岩与砾岩,侵蚀之后,绝崖陡壁,直如人造之坚固伟岸之堡垒,而不知其为天造地设也。……峰崖崔嵬,江流奔腾,赤壁四立,绿树上复,真岭南之奇观也”。

 

 

作品:《春山秀色》尺寸:180x90cm

形成这样的的奇观,可追溯到几亿年前,饱经风化、侵蚀,却成为“天造地设”的伟大奇观,这种神奇的造化之功深深地吸引并打动着画家,并成为画画源源不断的创作源泉,于是有了《丹霞山庄图》《丹霞彩云宜家居》等精品力作,作品采用工笔重彩的表现形式,大胆用色,以呈现“丹霞”之动人心魄,同时,将砂岩与砾岩的质感通过皴擦表现出来,他的色彩里,有对造化的折服和感动,他的笔墨里,有对生命的敬畏和热爱。与其说,画家是在用笔墨色彩画画,不如说他是在用一腔热血对天地山川抒情,于是,画面不再是对自然的客观描写,而是有生命,有情感,有灵魂,有情绪的表达。

 

 

作品:《万壑流翠》尺寸:180x90cm

在廖正华的创作中,他继承但不拘泥于传统笔墨,而是融入多种技法谋求新意,构图多取高远,造型多取概括,色调多样统一于单纯重色,画面富有张力和感染力。在技法方面,他多采用工写结合,其“工”的部分,严谨有序,而又常伴以“写意”增加其画面的的灵动,甚至结合“泼墨”“泼彩”的表现形式,以泼墨泼彩的方法,使墨韵色彩得到高度张扬,不可控性也加强了绘画艺术的情感宣泄功能,营造一种朦胧、含混的氛围,增加了画面的丰富性,可读性。

 

 

作品:《春谷晴岚》尺寸:180x90cm

对于画面,廖正华有宏大叙事的能力,也有丰富细微的表现,远观气势逼人,近看又可品味到丰富多彩的细节。如《万壑松风》《梦回侗寨》等,构图严谨,层次分明,虚实相间,最难能可贵的是其精微的笔墨,细心的构思,不遗余力的刻画,与文人画的“逸笔草草”不一样,他的山水画更倾向于笔墨浓重而精微的密体。

 

 

作品:《溪谷春色》尺寸:180x90cm

正如苏东坡曾在《子由新修汝州龙兴寺吴画壁》一诗中盛赞吴道子的壁画说:“细观手面分转侧,妙算毫厘得天契。始知真放本精微,不比狂花生客慧。”推崇“文人画”的苏东坡对“精微”大加赞扬,是知道精微之难。从中,我们能看到廖正华创作中认知、慎重的态度,任何好的作品,都是建立在严格的技法训练的基础上的,深耕细作,不断精进,厚积薄发,方能笔无妄下,收放自如。

 

 

作品:《千峰秀翠》尺寸:180x90cm

中国的山水画家,一方面注重从传统里吸收养分,一方面从大自然里获得源源不断的能量,郭熙云:“其要妙欲夺其造化,则莫神于好,莫精于勤,莫大于饱游饫看,历历罗列于胸中,而目不见绢素,手不知笔墨,磊磊落落,杳杳漠漠,莫非吾画。”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观万座山,踏万重水,与自然对话,见山见水,吸收消化,方能创作出独属于自我的山水。

 

 

作品:《仙境长春》尺寸:180x90cm

廖正华也不例外,他注重写生,常年行走于各地的大河名川中,在写生过程中揣摩前人作品中对物象的表现和自然中的物象有哪些不同,远望近观,取势取质,反复比较、体会、琢磨,并融入自我的思考、学识、风格、情感、语言,再进行创造,方呈现出独属于他厚重、博大、壮丽的山水之美。

 

 

作品:《松涯声峻》尺寸:180x90cm

中国的山水画走到今天,是有一代又一代的画家在继承中探索、前行,作为年轻一代的山水画家,更肩负着继承与发展的重任,而我们可以看到,如廖正华这样一批年轻的山水画家,他们风华正茂,具有开拓和探索的精神,并且走得很稳,很踏实,也将走得更深,更远,更广阔。

 

 

作品:《空山晴滴翠》尺寸:180x90cm

  观后心情
被感动 同情 囧囧 愤怒 和谐 悲剧 高兴 打酱油
图片新闻
热门视频
网站首页 | 网站简介 | 团队介绍 | 视频直播 | 网上投稿 | 网站建设 | 域名空间 | 广告价格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3 by qzwols.asia. all rights reserved